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这得要多「憨厚老实」,才能「收留」女硕士13年啊
2024COA-Mako亮点回眸|Mako机器人创新无界,与专家共绘未来蓝图
关注列表里的天花板:叶琼
什么才是真正的财富再分配?其实已经非常残酷的开始了
穿了跟没穿一样,胸型赞到爆!天然乳胶,性感到让男人腿软!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《巴金传》(3)︱李辉:“精神上的母亲”引他前行
巴金故居
2021-02-13
点击上方
“巴金故居”
可以订阅哦!
《巴金传》
作者:李辉
出版时间:2011年2月
出版单位:人民日报出版社
内容简介:
《巴金传》以灵活多变的结构,生动、优美的笔调,多角度、多侧面地解读了巴金的精神与思想、性格与情感,更突出的是巴金的知识分子角色。在人生故事的讲述中,始终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与思想史的观照。在《巴金传》中,巴金既是文学家,更是思想家、道德家。一幅生动的历史肖像,活生生地、立体地凸现在百年历史的背景之中。
李辉:
《人民日报》资深记者,著名作家、学者。1956年出生于湖北, 1978年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。1982年毕业后,任职于北京的报社。主要作品有《巴金传》、《萧乾传》、《沈从文与丁玲》、《胡风集团冤案始末》等长篇传记,《沧桑看云》、《陈迹残影》等随笔集。曾获鲁迅文学奖、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奖项。
(征得李辉先生的授权和同意,我们已开始陆续摘发李辉先生撰写的《巴金传》的章节。)
当谈及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个历史事件,我倾向于相信,一次“偶然”所起的作用,常常会大于所谓的“必然”。对一个少年来说尤其如此。他对信仰的确定,他对某一事业的投入,有时恰恰会因一个生活细节而决定。在回望少年巴金的道路时,“写信”这一日常生活的举动,因某种偶然而具有了至为关键的意义。
巴金不善言辞,他更喜欢在信中与人交流。在去巴黎之前,巴金有过三次重要的通信,在他的一生中,具有特殊意义,值得细细解读。
1920年,十六岁的巴金在故乡成都家里写了他一生中的第一封信,收信人不是别人,而是《新青年》的编辑、后来的中国共产党缔造者之一陈独秀。
用巴金自己的话来说,他是“怀着一颗战栗的心和求助的心情”写毕生中第一封信的。在阅读了《告少年》之后,他渴望有人帮助,渴望被燃烧起来的热情,会在他人引导下挥发出来。他按照《告少年》书中提到的上海新青年社的地址给编辑《新青年》的陈独秀写信。他后来回忆说:“我把我的全心灵都放在这里面,就像一个谦卑的孩子,我恳求他给我指一条路,我等着他来吩咐我怎样献出我个人的一切。”(《我的幼年》)
这是少年巴金与四川之外的世界的第一次联系。当他想到要写这封信并决定寄出时,就清楚地表明:从思想上讲,他希望有人指引;从性情上讲,他有一种闯天下的冲动。
陈独秀没有回信。或者他根本没有见到这封信,或者因忙于社会活动并筹建共产党,他已经顾不上一一答复众多来信了,更何况写信者是一位十几岁的四川少年。
可以想见巴金的失望。但不久后他写出了另一封信,收信人是成都出版的《半月》杂志的编辑。他阅读了1921年2月《半月》杂志刊登的《适社的意趣和大纲》,感到适社的宗旨与理想,与《告少年》昭示的未来相吻合。他去信表示希望参加。
这封信刚寄出,第二天《半月》的编辑就来看望巴金,欢迎他参加适社。他的到来,无疑给巴金带来了惊喜,这正是失望过一次的巴金此时最需要的理解。在思想尚未明晰、理想正待确定的时候,来自任何地方的理解和关爱,都会让一个少年感到兴奋,感到荣幸,进而全身心投入到所向往的事业之中。
《半月》编辑来访,这是巴金与社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。有了这一接触,他才真正告别了一己的狭小天地,开始拥抱社会,拥抱世界。历史是很难假设的。譬如,如果陈独秀回了信,巴金是否会是另外一种发展?又譬如,如果《半月》编辑也没有答复,巴金是否会很快熄灭热情,然后,渐渐走回家门和书斋,如他许多同辈一样,平淡地走下去?
在回望历史时,人们喜欢多作几个假设。虽然所有假设都不可能改变业已形成的过程,但类似的询问却可以增加历史追寻的意味,为人们的思考多提供一些不同的角度。有的研究者认为,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的选择,不是某一个人乃至一篇文章、一封信可以决定的。但我却更看重一次偶然对一个少年道路的决定性影响。可以设想,如果陈独秀给期待中的巴金回信了,即便没有向他阐述思想,仅回信这一举动本身,就能深深感动他,进而服膺之。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乏见。
对一个少年来说,在确定人生目标和信仰时,事情有时其实就是那么简单。一封信,一次谈话,甚至一束目光,就能产生影响,并最终予以改变。巴金相继写出的两封信,得到两种不同的回应,而《半月》编辑的迅速来访所表现出来的热情、关切,首先就在心理上给予这个少年巨大的满足,感情的回报与共鸣,也就在更大程度上确立了彼此之间的信任。我便是这样理解巴金在随即的日子里,为何如此投入地参与这批社会青年的革命活动之中。
几年之后,巴金写出了又一封重要的信。时间:1925年年初;地点:南京。此时,巴金已过二十岁,离开成都也已有两年。这封信的行程很远,目的地是加拿大;收信人则是世界著名的无政府主义革命家、俄罗斯流亡者爱玛•高德曼(Emma Goldman)女士。
暂时不能断定这是巴金第一封写至国外的信,但至少是第一次给一位心目中的外国英雄、世界性的人物直接写信。在此之前,就日本政府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借机杀害无政府主义者,巴金曾撰写过诗文予以声讨,实际上已加入到了国际性的政治活动之中,是世界性无政府主义运动中的一分子。但主动给高德曼女士写信,才可以看作是他第一次与国际上的革命家直接取得联系,并可将之看作后来的法国之行顺理成章的铺垫。
与高德曼女士通信无疑令青年巴金激动。高德曼——早就熟悉的名字,他甚至将高德曼称作“我的精神上的母亲”,说高德曼是“第一个使我窥见了安那其主义的美丽的人”。这是至高的赞誉。
现在,在经历了数年的社会活动和求学过程之后,巴金给遥远的“精神上的母亲”写信了。向她倾诉心中的感激、景仰,向她描述一个中国青年献身理想的热情和决心。这封信迄今为止尚未被发现,希望它还躺在世界上某个图书馆的某个角落,有一天某个研究者会意外发现。
让巴金感到激动的是,他在南京很快就收到了高德曼女士的亲笔回信。从此,他开始了与“精神上的母亲”长期的通信。十年后的1935年,在撰写回忆文章《信仰与活动》时,巴金用赞美的笔调描述了高德曼,并将高德曼给他的回信摘译了片段。从这些摘译的文字中,我们可以看到高德曼对远在东方的这位年轻人,充满着热情和关爱。从高德曼的回信中,我们也可以大致了解巴金信中的内容。
高德曼写道:
我不能够说出我是怎样深地受了你的感动,而且你的话又是怎样地鼓舞了我。我知道我对于一个如此年轻的学生居然会给了很大的影响,我是非常快活的,你才15岁就读了我的文章,我常常梦想着我的著作会帮助了许多真挚的,热烈的男女青年倾向着安那其主义的理想,这理想在我看来是一切理想中最美丽的一个。
巴金可能在写给高德曼信中,谈到了自己的家庭和由此产生的烦恼。高德曼这样写道:
你说你是从一个富裕的旧家庭里出来的。这没有什么关系。在资产阶级里面也常常产生出活动的革命家。事实上在我们的运动里大部分领导者都是这样的一类人:他们注意社会问题,并非由于他们自己的困苦境遇,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够坐视着大众的困苦。而且你生在资产阶级的家庭里,并不是你自己的错,我们并不能够选择出生的地方,但是以后的生活就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处理了。我看出来你是有着每个青年叛逆者所应有的真挚和热情的。我很喜欢。这种性格如今更是不可缺少的,因为只为了一点小的好处许多人就会卖掉他们的灵魂——这样的事情到处都有。连他们对于社会理想的兴味也只是表面上的,只要遇着一点小小的困难,他们就会把它抛掉。
收到高德曼的第一封回信时,巴金已经选择了信仰,不再存在受此影响而决定未来道路的问题。更大程度上,这是崇拜者与偶像之间的直接交流,而这种联系,又进一步强化感情上的沟通,让青年巴金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。从决定信仰那天起,巴金心中所系、所想,就是人类的大同。实际生活中,他所走的路也是在试图一步步通向世界,融入世界。从这一方面说,这次通信将巴金与国际联系得更紧密了。
两年后,巴金来到了巴黎。
巴金继续与高德曼通信,从她那里不断得到教诲和帮助。他还特地到巴黎郊区拜访了高德曼的丈夫、同是革命家的柏格曼。柏格曼与高德曼同是俄国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,流亡美国后,曾在1892年曾参与刺杀一位美国资本家。巴金非常喜欢柏格曼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著述,曾翻译过柏格曼的回忆录《狱中记》,并参照柏克曼的著述撰写了关于俄罗斯民主革命史的著作。
1933年,巴金发表过一篇文章《给EG》,他以给高德曼写信的方式,倾吐内心的苦恼。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,直到离开巴黎之前,他一直在与高德曼通信。文章一开始就说:“五年很快地就过去了。这其间我没有给你写过一封信,也没有在你常常接触的那些报纸上报告过一点消息。也许你以为我已经死了。在混乱的国度里死掉一个年青人,这是很平常很容易的事情,你会这样想。不然为什么我回国以后就像石沉大海般没有了一点影响呢?”巴金还写道,他是因高德曼的介绍,才读到了屠格涅夫的著名散文诗《在门槛上》。同时,他还经高德曼的介绍,曾与流亡到巴黎的革命女性结识,她们后来也成了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原型。他甚至还盼望有一天能与高德曼和那些流亡的女革命者,在地中海畔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见面。在1933年他之所以提到巴塞罗那,是因为那里正发生反对佛朗哥法西斯政权的战争,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投入了战斗。
巴金设想的与高德曼在西班牙的见面,永远也只是一种期盼。甚至,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,这也许仅仅是行文表述中进行情绪渲染的需要。但有一点可以相信和确定,当巴金写这篇文章时,他不会忘记在巴黎度过的日日夜夜,不会忘记高德曼对他在巴黎时的安慰与鼓励。因为,一个改变巴金一生的国际事件,在他抵达巴黎不久后即将发生。而与高德曼的通信,在很大程度上,影响了巴金的态度,并促使他采取具体行动,投入到一个世界性的声援与营救的政治活动之中。
“精神上的母亲”,又一次带领巴金向前走去。
在巴黎,巴金真正走进了世界。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